地名沿革

社區位置

聚落名稱由來

宗教信仰

社區標誌

  地 名 沿 革

樂村位於彰化平原西側,由牛埔厝、竹仔腳及埔心仔三個聚落形成一個村莊,土地肥沃,田畝相連,遍野碧綠,全村面積215,000平方公尺。社區包括牛埔厝、埔心仔、竹仔腳等三個聚落。位於彰化縣埔鹽鄉的西陲,是埔鹽鄉最西的村庄。埔鹽鄉在還未開發之前是一片滿目荒野的草地,是「巴布薩」(Babuza)平埔族的狩獵區。我們的祖先在明末清初渡過台灣海峽(黑水溝)到鹿港來開墾,沿著鹿港溪往內陸開墾,隨著以開發的土地越多,聚落也越多

       在明鄭時期,彰化縣屬天興縣,滿清康熙時期,把台灣設一府三縣,彰化縣屬諸羅管轄,清雍正二年(西元一七二四年),割諸羅中間的範圍設置彰化縣,北到大甲南至虎尾,這是彰化縣設縣沿革之始。當時,埔鹽鄉在東螺溪(今就濁水溪)之北的埔鹽好修教化區屬馬芝遴堡,以南的新水教化區屬二林堡。

       日據時期明治三十年(西元一八七九年)十一月一日改台中縣鹿港辦務署時,將埔鹽好修教化區、三塊厝和四塊厝(溪湖)及新水教化區合併為埔鹽區,埔鹽鄉設置從此開始,役場 設於三塊厝。

       日據時期大正九年(西元一九二0年)將三塊厝、四塊厝化為溪湖庄,並改名為「台中州員林郡埔鹽庄」。民國十三年才把役場(鄉址)遷至好修村 。

      光復後,改名為「台中縣員林區埔鹽鄉」。民國三十九年,把原來台中縣的彰化、員林、北斗三區廢除,合併為彰化縣,改署為彰化縣埔鹽鄉起至今,永樂村也是在這個時候正式命名。

       牛埔厝和埔心仔都在道光十二年(西元一八三二年)修募「彰化縣志」馬芝遴堡二十八庄出現,可見聚落的形成可能在更早的170年前 。當時的牛埔厝包括番同埔及外崙仔腳。在日據時期屬於台中州,員林郡,埔鹽庄,番同埔自牛埔厝。台灣光復後成立永樂村, 永樂之名包含著永久安樂之意,因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居民飽受苦難,台灣光復後,期望過著永久快樂安定的日子,因此取名為永樂村。